查看原文
其他

加拿大毒贩被判死刑,毒品犯罪零容忍

对毒品说不的 赣青团学 2020-09-21


中国这次不客气了。

事情很不简单,也非常戏剧性。

2018年11月20日,加拿大人谢伦伯格,因为走私毒品罪一审被判有期徒刑15年,驱逐出境。

他不服,提起上诉。

2018年12月29日,上一级法院开庭审理,检方更不服,认为判决过轻。

最后,发回重审。

2019年1月14日,仍是走私毒品罪,谢伦伯格被判死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

来回顾一下整件事情的始末:

被告人加拿大人罗伯特.劳埃德.谢伦伯格,2014年11月19日抵达大连,按照另一名毒贩指示,分装一批在大连货仓的220公斤冰毒,并准备把毒品放入轮胎走私运往澳洲。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警方接到报案后,在货仓搜出300多袋塑料颗粒,其中15袋为白色晶状物品。

对于这起案件,之前其实并未曝光,媒体也未关注,只有加方使馆人员到庭旁听。

该案2016年3月15日由大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去年11月20日也就是在孟晚舟被拘捕前十多天作出一审判决。

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走私毒品未遂,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5万元人民币,驱逐出境。

▲图源: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

如果判决后被告人不再上诉,那么将在其服刑期满后驱逐出境。

坦率说,这么重的罪,法院认定的是“未遂”,所以给予了相对较轻的惩罚,这应该是考虑到了中加关系最近一两年越来越好的因素。

但是,宣判后,被告竟然认为量刑过重,提出上诉......

12月29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出庭检察员认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为从犯和犯罪未遂并从轻处罚明显不当,经审理,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大连市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了新的犯罪事实。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对此案公开开庭审理。

接着,就是重新的犯罪事实认定,由“走私毒品未遂”认定为了贩毒220公斤,且是主犯,把判15年改成了死刑。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表示,加拿大政府缺乏法治精神。但中国却是完完全全的法治国家。我国的这一做法无疑传递了一个重磅信号:不管是加拿大人,还是哪国人,在中国贩毒,就是罪不可赦。

根据媒体统计,已有近十名外籍人员因贩毒在中国被判处死刑。

在所有外国毒贩中,英国公民阿克毛最为著名。他因为携带4公斤海洛因入境,被判处死刑。

被处决前夕,时任英国首相布朗亲自出马,又是写信又是求情,但最终,阿克毛还是被执行了死刑。

所以,对中国人来说,判这个加拿大人死刑,无可非议!

在贩毒等违法乱纪的活动面前,外国国籍永远不是护身符。

中国更是对毒品零宽容。




这是一位吸食冰毒的父亲

在其产生被害妄想症和强烈的幻觉后

挟持自己3岁的女儿



一位吸食毒品后的男子冲出家门

挥刀砍向自己的亲生父母



这是一位19岁少女发布在网络上的照片

由于高中时吸食毒品K粉,导致她膀胱纤维化

泌尿系统严重受损,不得不长期穿戴纸尿裤


“毒驾”,比“酒驾”更恐怖的行为


此人吸冰毒后出现幻觉

以为有虫子在皮下爬,把手抠烂


-01-

初中女生沦陷毒品深渊 


女大学生"小琴"的吸毒经历令人唏嘘。21岁的小琴,居然已经有7年的吸毒史。


据小琴回忆,上小学的时候,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是父母的骄傲。不过上了初中后小琴开始贪玩,喜欢跟不爱读书的同学一起逃课、上网,并结交了一些社会青年。上初二那年,一次聚会,在校外“朋友”的怂恿下,小琴第一次尝试了吸毒。


小琴说:“他们就叫我试了一下(K粉), 我就试了一下,第一次就是吐啊,全身感觉很难受,后来吐完以后他们就觉得你怎么这么差劲的。”被朋友看不起,小琴很难过,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合群”,小琴决定再次吸毒。


毒品带来的刺激,很快让小琴沦陷在毒品的诱惑里。后来,小琴认识了吸毒的男友,两人一起吸食K粉,似乎成了小琴最快乐的事。沉迷吸毒后,小琴不但无心学业,还渐渐迷失了自己。高二暑假的一天,小琴在酒吧吸食K粉被抓后,小琴父母这才知道女儿已经染上毒品。


第一次吸毒被抓后小琴很紧张,她害怕面对父母,害怕被父母责骂,然而父母的表现让小琴很意外。


小琴说:“领回家后我超怕我爸我妈打我,但是我爸我妈没有打我,就是跟我好好说毒品危害什么的,回到家也没有骂我,没有处罚,也没有被关,然后又跑出去玩。”


父母的宽容教育,并没有让小琴知错就改、远离毒品,反而给小琴带来一种侥幸心理。就在被抓后的一周内,小琴又因为吸食K粉被抓,这下她的父母真的生气了。


小琴说:“回到家我爸就直接打了我,我爸第一次打我,打我的脸,就一直骂,我也知道错了,口头答应好好的。”


远离了之前的朋友圈,小琴开始回归正常的高中生活。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广西一所"二本"高校。可没想到的是,小琴在上大学后又开始复吸。


小琴父母每个月给她六七千元生活费,有了父母的资金支持,小琴开始疯狂吸食毒品,毒瘾也越来越大。大二暑假,小琴在柳州一家酒吧吸食K粉再次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带到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戒毒。


-02-

品学俱佳的学生干部陷入毒品深渊


花季少女刘某,一向活泼好学,还是高三年级的团干部。但是本来品学俱佳的她,因为一件事交下了恶运。


原来她听说一位同学吸毒,于是感到十分好奇,从打听同学吸毒后的感受开始,逐渐产生了试一试的想法,终于有一天,她从那个同学那里得到毒品,尝试起吸毒来了。


第一次吸毒后,她的感觉并不好,她详细地在日记中记录了当时的感觉:恶心,想吐。但是,第二次、第三次之后,她找到了“飘飘欲仙”的感觉,这时她想控制自己却已经控制不住了。


一年以后,她辍学离家,为筹集毒资进了歌舞厅从事色情服务,直到有一天被公安民警抓获,被送进了强制隔离戒毒所。


-03-

无知之下,吸毒庆生


在小丽的19岁生日,她与同龄好友小馨、小红相约,为了让生日过得刺激、够酷,三人一起用身份证到宾馆开了一间房吸食冰毒,当天下午,三姐妹又邀约另外3个90后男孩,一起在宾馆房间吸食冰毒。


次日,几人先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据小丽交代,他们以前也偶尔吸食毒品,生日吸毒是早就约好的。


小红表示,在90后的朋友圈里,大多数人的父母都忙于工作,有的还常年在外打工,很少有时间管她们。平时在家无所事事,特别无聊,于是大家混在一起,经常想些新奇的办法,追求新潮和“酷”感。


吸毒是她们认为很“拽”的一种行为,认为和吸烟区别不大……小丽、小馨、小红因吸食毒品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同年12月,当地检察院以容留他人吸食毒品罪,对3人提起公诉。


-04-

邻居给颗壮阳烟,走上吸毒不归路


高二学生李某,无意间碰到原来的一个邻居、儿时的好朋友,这个邻居其实是个毒贩。


李某被毒贩拖着进了饭馆,两扎啤酒下肚,开始无话不谈起来。


毒贩给了李某一支装有毒品的香烟,李某吸完后感到有些不舒服。毒贩告诉李某:这是专门为男性制造的香烟,有特别的强身壮阳功效。


以后,两人第二次见面时李某又抽了一支“壮阳烟”,感觉似乎不错。这样,毒贩在两个星期里不断免费提供“壮阳烟”给李某,直到李某成瘾。


此后,李某从抽着感觉不适到自掏腰包买“烟”,从此成为这个毒贩的固定“客户”,成了毒贩的财源



毒品危害之大,大家都了解一二。

但殊不知,在我国现有的吸毒者中,

青少年吸毒者占80%以上。

花季人生为何屡尝禁果?


青少年吸毒原因


好奇心理

  好奇心理是导致吸毒的心理动力之一,是吸毒群体最常见的心理表现。许多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思想幼稚,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而好奇是此年龄段的特有心理,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当听说吸毒后“其乐无穷”时便想试一试,或者在别人的诱惑下觉得吸毒新鲜、刺激、好玩,抱着试试看的好奇心理沾上毒品,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个人交友不慎

  交友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交上一个好的朋友,可以一生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交上一个坏朋友,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使自己的一生暗淡无光。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交友应当非常慎重,以免因交友失误悔恨终生。从吸毒青少年的情况来看,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即是因为交友不慎走上吸毒歧途的。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因情绪影响而作出的与社会道德规范相反的行为的心理表现。此种心理在青少年毒品犯罪中最为普遍。大多数走上吸毒道路的青少年,基本上都是缺少家庭的温暖,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对其漠不关心。


刺激心理

  有的吸毒者企图通过吸食毒品来寻求精神刺激的心理状态。持有这种心理的往往是这些人:有的因受挫折打击,有的深感生活无聊,有的想事业有成却经常失意等等,冰毒、海洛因、吗啡、可卡因等毒品的精神刺激作用,就是能让人在一瞬间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感,得到一种新鲜的刺激,让吸食者感到如“进入仙境”、“升到天堂”。


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指吸毒者对毒品产生的强烈的依赖性,也叫成瘾性。此种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表现在吸毒者的身体和心理上。成瘾性是毒品区别于一般毒物的重要依据,其中尤以冰毒、海洛因为主的毒害性和成瘾性非常大,一旦吸毒成瘾往往很难戒除,即使戒除后,复吸率也较高。


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指吸毒者心存可以侥幸逃避打击的心理,导致形成此种心理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方面,又有客观因素。一些吸毒人员就是因为认为吸一次或吸几次反正抓不住,总不会正好抓到我的侥幸心理作怪,才冒险一试再试,最终难逃制裁。


精神空虚所致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的“危险期”。这一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定型,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不成熟,正在体验着人生最激烈的情绪变化。这一时期最易受外界的影响,一旦遇到生活困难、人际冲突、婚恋失败、升学就业受挫等挫折,就会灰心丧气,精神颓废,心灵空虚。为了弥补空虚的心灵,便去寻找各种刺激,而毒品就是一种可以在短暂时间内给人以强刺激的物品,因此,这些精神空虚的青少年往往会染上毒品,试图在毒品中寻找安慰,忘却烦恼。


家庭环境影响

  家庭环境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和保障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环境则往往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尤其作为人生的第一任教师的父母的言行,更是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发育成长,本身言行不检点的父母常常成为其子女的恶的榜样,成为子女走上违法犯罪歧途的引路人。而社会中大量存在的事实表明,许多青少年吸毒成瘾即是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言传身教的结果。


青少年如何预防毒品危害


保持心理防线,切记不要盲从

青少年由于社会阅历很浅,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特别喜欢对同龄人的行为推崇和盲从。许多青少年吸毒者说,我是看到别人吸,我才吸的,他们吸得,我为什么吸不得。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产生尝试毒品的念头,永远同毒品保持距离,特别是在有人--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或者是亲朋好友--大吹嘘毒品的妙境,甚至无偿提供毒品的情况下,更要提高警惕,抵御诱惑,不中圈套,同时将这些人的行为及时报告家长、学校、当地公安机关。


培养不吸烟的良好习惯,杜绝不良嗜好

那些从中学开始吸香烟的人,最容易因好奇而染上吸毒的坏毛病。他们认为,吸烟不算什么,不是许多大人都吸了吗?然而,对于没有鉴别能力的青少年来说,从吸烟到吸毒只有一步之遥,曾有戒毒专家警告说:"吸烟是吸毒者的预备军。"因此,预防吸毒也要从不吸烟开始,自觉养成不吸烟的良好习惯。


慎重交友,杜绝攀比和赶时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许多吸毒青少年都是基于从众心理或迫于伙伴压力而染上毒瘾。那么,家长、老师都有义务对子女、学生进行交友指导,未成年人自身也应自觉地选择那些有理想、有道德、爱学习、讲文明、守纪律的人作为自己的伙伴和朋友。以免由于交友不慎而与吸烟者、吸毒者为伍。同时,还要克服攀比和赶时心理,有些青少年在自觉不自觉地不想"丢面子"中,毒品就可能经骗子缠上你。



写在最后


吸毒一次,毁人一生。

毒品无情,请君莫近。



|近期热文

“于敏们,你们不配上热搜!”

手机相册里最舍不得删掉的照片,到底有怎

样的故事?
今天,中国氢弹之父去世,28载隐姓埋名…...

六十四年前的今天,中国核工业发轫!

你的父母这样骗过你吗?


2019年1月20日/第1484期

编辑:胡明子

稿件来源:综合整理于人民网、中国禁毒、牛弹琴、占豪等

责任编辑:赵天睿 郝欣宇

审稿:卞新华 张寒

稿件整理:江西省学生联合会新媒体中心

让我们在评论区看见你的声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